P2中醫說
情緒是一種病,得治
源自:《健康時報》、《生命時報》、《醫藥衛生•文摘版》
經常有人說,明明去醫院做體檢什么毛病都沒有,但就是經常覺得這里痛那里痛,可能是得了“情緒病”。“情緒病”是指以情緒困擾為主要特質的疾病,包括抑郁、驚恐、憂慮、煩躁或緊張等情緒病癥,甚至出現身體病癥,如頭痛,失眠,疲倦及原因不明的疼痛。學一點中醫知識,對于身體一些原因不明的疼痛,比如肩痛等,我們就可以及時自己調理過來了。
愁容滿面是氣郁體質
你是否經常唉聲嘆氣、郁郁寡歡、敏感多疑,總是一副苦瓜臉、一顆玻璃心?
如果是,那么你可能屬于氣郁體質。
氣郁體質,是由于長期情志不暢,或其他因素,如遺傳、精神刺激、飽受驚恐等因素引起的氣機郁滯,進而影響臟腑功能協調的體質特征。
氣郁質的人大多體型偏瘦、精神抑郁、性格內向、敏感多疑。氣郁質的人易患上抑郁癥??蓮囊韵聝煞矫嬲{理:
飲食調養 氣郁體質的飲食調養當以理氣、行氣、疏肝、通竅的食物為主。氣機通暢了,有助于精神狀態的改變,合理搭配膳食,也可以增進食欲,有助于改善抑郁情緒,享受生活的樂趣。
食療推薦——糖漬金橘。原料:金橘、白糖各500克;制法:金橘洗凈,盛入鍋中,用勺將金橘逐個壓扁,去核,加白糖腌漬一日,待金橘浸透糖后,再以小火煨熬至汁液耗干,?;鸫?,再伴入白糖,放入盤中風干數日即可。功效:理氣,解郁,化痰,開胃,醒酒。
起居調養 中醫認為氣郁者當理氣、行氣、舒暢氣機,以協調臟腑生理功能,達到動態平衡。在起居調理方面需要做到:順應四時變化,起居有常,保持有規律的睡眠,生活規律,調節性情,舒暢情志。
居室環境寬敞明亮。居室溫度、溫度適宜,衣著寬松,舒適大方。
適當增加戶外活動?;貧w自然,則可回歸健康,融于社會,放松身心,享受生活。盡量避免獨處,氣郁體質之人容易陷入到猜忌、積怨之中,經常有人陪伴閑聊,有益于寬懷解郁。
情緒不好易引起肩膀痛
可能很多人不知道,肩膀是很容易積壓負面情緒的部位。
除了日常不正確的姿勢外,肩膀痛很大部分原因來源于情緒積壓,身體得不到舒展,表現為肩膀的疼痛、僵硬。
肩膀痛、肝氣郁。肝主筋,當一個人處于壓力、緊張的狀態,肌肉、筋膜就會不自覺地充血,全身處于緊繃狀態,此時呼吸短促,胸腔增壓,氣往上沖,肩頸承受的壓力最大,這里的肌肉、筋膜開始痙攣緊縮。此時,頭部和肩部大多會向前傾,時間久了,就容易疼痛。女性心思細膩,內心無法抒懷,壓抑的情緒就容易堆積在肩膀,導致酸痛。
自測“壓力肩”
一級“壓力肩” 短暫感到壓力、緊張,但負面情緒很快就消失了。一時間的淤堵因為來不及清理而堆積在肌膚表層。這種壓力肩用刮痧板刮一下就會出來紅點點,這就是肌膚之痧,刮透了,肩頸也就松了。
二級“壓力肩” 肌肉長時間緊繃缺血,摸上去有點涼涼的,若是用手緊貼皮膚,甚至能明顯感受到一絲絲的涼氣從肌肉里透發出來。
三級“壓力肩”肩頸部的肌肉已經發緊、發硬了。內心的壓力已有一段時間沒有清理,肌肉因為長時間的緊繃,里面肌纖維都緊粘在一起了。這時肩頸肌肉會揉起來咯吱響,還可能摸到有硬結。
教你如何松解壓力“肩”
捏捏肩井穴 肩井穴通頭頸,捏捏這個穴位,可以通周身經脈,解一身疲勞。
手往肩膀上隨意一搭,大拇指貼著脖子(左手搭右肩),中指尖的位置就是一個大穴:肩井穴。捏、提、揉肩井穴所在的那塊肌肉,每次3~5分鐘,放松肩頸連接處。有壓力的時候,肩膀會發酸,發緊,這樣捏一捏會感覺松了不少。
抻手掌開胸腔 這樣抻筋,把手臂內側的三條陰經——心寶經,心經,肺經都一起拉伸了,相當于做了一次大疏通,連極泉穴都拉伸到了。這個動作雖然簡單,抻完卻會微微出汗,帶動肩膀外轉,會輕松很多。
手掌向上抻,手掌根有一種向外頂的感覺,雙手高舉過頭,手掌心向外展。15次/組,做3組。
給自己點個贊
前胸上方有一穴位,能開胸順氣,這就是屋翳穴。感覺憋屈、心慌時,多按屋翳穴,以穴位為中心旋轉點壓,每次1~3分鐘。
做法很簡單,就是給自己點個“贊”。手肘與身體持平,然后向內彎曲,大拇指點壓的地方就是屋翳穴。通則不痛,壓力值大的人,這個位置可能會非常痛,忍著點,按壓轉圈圈。把滯留在胸腔的濁氣都疏散了,放下內心壓抑的大石,身體也會感覺輕松一些。